——二論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來詮釋中國式現代化,明確提出到20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努力下,這個目標在20世紀末如期實現,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在這個基礎上,黨的十六大提出21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扭住這個奮斗目標,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了顯著成績。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方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進入關鍵階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放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首位,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吹響了決戰決勝的沖鋒號。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了新的大臺階。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8年來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城鎮化率超過60%,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畫上句號,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也是關鍵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夙愿。無論在落后的農耕文明時代,還是在積貧積弱的近代,小康對廣大群眾百姓而言,都只能是遙不可及的愿景和奢望。1921年,猶如一聲驚雷,開天辟地,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從而讓小康成為了一種可能。1949年,新中國建立,改天換地,小康從一種可能變成藍圖。1978年,國門打開,改革開放,翻天覆地,小康由藍圖一步一步漸漸變成現實。經過一代一代的接續奮斗,今天,全面小康終于夢想成真。
“小康夢”是中國夢的階段性目標,沒有全面小康的實現,民族復興就無從談起。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著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圓滿完成,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中華民族文明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實現了從大幅度落后于時代到大踏步趕上時代的新跨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是中國人民最可靠、最堅強的主心骨,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能夠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優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充分發揮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不懈奮斗,創造和書寫更加光輝明媚的未來!(評論員)(責編:王倩,初審:田野,終審: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