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8日14:1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今年以來,鳳臺縣堅持以史為鑒,不斷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和載體,豐富內容和內涵,確保取得實效。
組建“兩團兩堂”,傳承紅色基因,“講活”紅色故事。高標準組建了縣委宣講團、“傳承紅色基因”報告團、開辦了“新四軍精神講堂”“家門口的黨史課堂”,同時還成立了巾幗宣講隊、紅領巾宣講隊、先進典型宣講隊、“舉旗幟送理論宣講隊”等若干宣講小隊,深入鄉村、社區、街角、廣場、學校、企業等開展巡回宣講。組織老黨員、老干部講好紅色故事,特別是一些老戰士多次為黨員、群眾講述自身革命經歷、紅色故事等,引發了強烈共鳴。目前,已舉辦各類宣講400余場次。
創新“廣場文化”,借勢休閑游園,“展活”紅色文化驛站。充分利用全縣各休閑娛樂場所,打造黨史文化宣傳廣場。打造了“鳳臺縣紅色文化廣場”,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出多封諸如毛澤東、周恩來等早期共產黨人和革命家的家書,一封封飽含深情、飽含對黨赤誠之心的家書,直抵人心,凈化思想,洗禮靈魂。同時,利用游園內居民休閑長廊,開設紅色戶外講堂,開辟中國共產黨成長與發展紅色展區,寓教于游,使群眾走進廣場就能感受到濃濃的“紅色”氛圍。
發揚“非遺傳承”,豐富教育內涵,“演活”黨史故事。充分利用國家、省級非遺文化項目花鼓燈、推劇等,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史、紅色文化。創作編排了花鼓燈舞蹈《車輪滾滾》《黃河》等,并在市、縣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中展演。還編排了反映鳳臺早期黨組織、黨員開展革命活動的推劇作品《永恒之光》等。目前,組織了黨史巡演、送戲下鄉演出160場次,還組織了百場紅色電影下基層活動,深入宣傳教育了群眾。
推行“內拓外延”,營造學習氛圍,“激活”線上線下。圍繞黨的百年發展歷程,該縣開展了網上黨史知識有獎競答、扎實做好黨員干部在線學習、建黨百年征文,開展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兩優一先”表彰、書法攝影展、紅歌唱誦比賽、小學生講故事、中學生演講、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詩歌朗誦,以及快閃、微視頻、微黨課宣講等系列活動,營造了良好氛圍。
發揮“基地熱能”,激發初心使命,“用活”紅色資源。充分利用縣黨史教育基地,結合黨員活動日、“七一”等重大節日,組織黨員到板張集革命烈士陵園、白塘廟革命活動紀念園等基地,開展活動,回顧崢嶸歲月,感悟革命精神,接受黨史學習教育。今年已接待縣內外各類人員400余批次,2.6萬余人。
深化“研學討論”,結合各類活動,“研活”思想教育?h委及時召開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理論研討會,老黨員、老干部座談會,“光榮在黨50年”座談會,全縣統一戰線座談會等。還與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共同舉辦了“緬懷英烈、銘記歷史”研討會,以及紅色后代來鳳臺尋根之旅活動,協助拍攝了紀錄片《尋找胡之光》等。全縣各單位、社會組織紛紛開展各類座談、研討、慶祝會議等,同時也進一步向社會各界宣傳了“四史”、筑牢了思想根基,充分調動了全縣上下參與黨史學習教育的積極性。
凝聚“經驗智慧”,開展史料編撰,“宣活”以史為鑒。圍繞中共黨史和中共安徽、淮南、鳳臺地方史,編撰《新四軍史料選輯》《黨史知識讀本》《鳳臺縣革命回憶錄》《鳳臺治水百年》等,充分展現了該縣革命經歷、經濟社會建設走過的艱辛歷程及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等,以史鑒今,教育引導廣大群眾堅定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的信心和自覺。(郝秀杰)
(責編:王倩,初審:田野,終審:張斌)
|